撰文╱明克爾(JR Minkel)
翻譯/王怡文

  



















15世紀土耳其清真寺的磚瓦作品,呈現出準晶體結構的特色,那就是樣式永不重複出現。





中古時期的伊斯蘭工匠在設計建築結構時,想出了一種複雜的圖樣,正好就是知名數學家彭若斯在1970年提出而聞名於世的「準晶體」(quasicrystal)結構。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生陸述義(Peter J. Lu),在烏茲別克旅行時看出端倪,於是仔細研究伊朗、伊拉克、土耳其和阿富汗的照片。陸述義和普林斯頓大學的斯坦哈特(Paul J. Steinhardt)研究發現,其中有一種稱為綺理(girih)的華麗磚瓦設計,只有用蝴蝶結形、五角形、菱形、長的六角形,以及十角形等五種磚瓦為一組,才能準確建構出來。這些常見的磚瓦設計,在伊朗達布依教長陵墓上達到精巧繁複的極致,它是1453年的產物,呈現出由五角形及十邊星形所組成的對稱圖樣。如果朝各方向無限延伸出去,圖樣永遠不會重複出現,這正是準晶體結構的特性。這兩位學者將研究結果發表在2月23日的《科學》。

【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7年6月號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ceice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